比翼生醫、秀傳醫療體系、臺北醫學大學在亞洲生技大會(BIO Asia-Taiwan)期間舉行「TMU x BE x SCHS Demo Day」,匯聚來自9國、19家橫跨Medical AI、器官晶片、微創手術裝置、穿戴裝置和醫療物聯網(IoMT)領域的傑出新創展示其創新成果,並邀請新創生態系的國際創投、藥廠、知名專家探討新創企業在醫療領域所面臨的困難。 在眾多優秀新創企業中,博想醫學科技囊括Demo Day網路人氣獎(Netizen’s Choice Award)及短講崛起新星獎(Pitch Rising Star Award)兩項大獎殊榮。
蕭浩明教授指出,中風不是真的無法早期防範。頸動脈狹窄已被證實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,可作為先期指標,因此及早發現和治療頸動脈狹窄,可說是預防中風的重要措施之一。 陳怡雯執行長表示,其首發產品「博速測PulStroke®」,突破傳統檢測限制,兼具快速、標準化與成本效益高的特色,可在1分鐘內完成檢測、5分鐘內提供風險評估報告,大幅降低醫療人力需求,可望大幅推升中風早期篩檢的普及率。相較傳統的頸動脈狹窄檢測方式,包含了頸動脈超音波、電腦斷層掃描(CT)和核磁共振造影(MRI)等,但是受限於檢測設備昂貴、高度依賴專業醫事人員操作和判讀、整體檢測流程冗長、檢測成本偏高,使得早期篩檢很難落實普及。
頸動脈狹窄已被證實是導致中風的重要因素,可作為先期指標,及早發現和治療頸動脈狹窄是預防中風的重要措施之一。然而,傳統的頸動脈狹窄檢測方式受限於檢測設備昂貴、高度依賴專業人員操作和判讀,整體檢測流程冗長、檢測成本偏高等因素,使得早期檢測中風風險未能普及。 博想醫學科技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專業團隊,其研發快速評估頸動脈狹窄風險的非侵入性AI影像技術,打造出突破傳統檢測限制的 「博速測 PulStroke®」,此產品兼具快速、標準化與成本效益高的特色,可在1 分鐘內完成檢測、5 分鐘內提供風險評估報告,且顯著降低醫療人力需求,可望大幅提升中風早期篩檢的普及率。